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2024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12月1日至7日是第七个“宪法宣传周”。在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强化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宪法自觉,加强宪法实施,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水利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立法、执法、普法全链条发力推进依法治水,有力护佑祖国北疆水安全。
立法先行
厚植水利法规制度基础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自治区水利厅不断加大水利立法工作力度,全力做好治水兴水顶层设计,让水利工作有法可依。”自治区水利厅水政处负责人说,“我们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将涉水法规体系建设作为抓好新时代水利工作的‘牛鼻子’,筑牢法治屏障,书写依法治水文章。”
近年来,自治区水利厅以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符合区情水情的水利法规体系为目标,积极争取立法资源,推进重点领域地方立法,推动修改不适应水利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法规,水利立法进入快车道。自治区先后出台《内蒙古自治区地下水保护和管理条例》《内蒙古自治区河湖保护和管理条例》,修订《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内蒙古自治区水土保持条例》,加快《内蒙古自治区引绰济辽工程管理和保护条例》立法进程,推进《内蒙古自治区节约用水条例》等重点法规修改。
同时,积极指导有关设区市、民族自治旗开展地方配套水法规建设。《巴彦淖尔市河套灌区水利工程保护条例》《呼和浩特市再生水利用管理条例》《乌兰察布市岱海黄旗海保护条例》《鄂尔多斯市黄河河道管理条例》《包头市水资源管理条例》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创设性水法规相继颁布施行。
目前,自治区级层面已出台水利地方性法规11部,设区市、民族自治旗出台水利地方性法规、单行条例23部,内容涵盖水土保持、水工程管理保护、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防洪、河湖管理、农村牧区供水保障等各个领域,与国家层面的水利法律法规一起,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水法规体系,各项水事活动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为依法治水管水打下坚实基础。
严格执法
切实维护良好水事秩序
“徒法不能以自行”。依法治水,重在法之必行。今年9月,自治区水利厅联合自治区司法厅印发关于提升水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的意见,指导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压实水行政执法主体责任、深化执法协作、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监督、强化执法保障,切实加强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形势下水行政执法工作。
近年来,自治区水利厅组织各级水行政执法部门持续加大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保护、防洪安全、工程安全及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重点领域执法力度。与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水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与公益诉讼协作机制的意见,构建“行政监管+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刑事司法衔接”新机制,形成依法打击水事违法行为合力。去年以来,联合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司法厅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河湖安全保护专项执法行动,在黄河流域开展水资源保护专项行动和河湖管理、水土保持专项执法行动,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联动,及时发现、精准打击各类水事违法行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认真履职尽责,敢于亮剑动真碰硬、从严监管,2020年以来组织巡查河道81.1万公里、巡查水域面积20.3万平方公里,出动执法人员20.7万人次,出动执法车辆8.8万车次,现场制止违法行为2598起,立案查处水事违法案件1505件,罚款及没收非法所得1.3亿元,有力维护了良好水事秩序。
普治并举
着力提升全社会水法治意识
全民守法是法治的基础,依法治水还离不开公民法治意识的提高。自治区水利厅强化“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责任制,常态化开展水利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宪法宣传周”等重要节点开展集中普法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黄河保护法、节约用水条例,自治区河湖保护和管理条例、地下水保护和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着力扩大普法覆盖面,提升普法宣传成效。
在普法宣传中,注重创新形式和载体,充分运用“报、网、端、微、屏”等媒体平台,与多家主流新闻媒体开展深度合作,开发“北疆水·法”普法微信小程序,在厅门户网站设立普法专栏,开展网络直播、网络知识竞赛答题等活动,制作普法动漫、长图,在官微推出图文及视频,推送法律法规知识。深入推进水利法律法规“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让普法贴近企业和群众,提升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企业和群众的法治观念,推动形成“关心水、亲近水、爱护水”的良好风尚。
坚持普法工作与水行政执法相结合,在执法过程中加强对行政相对人的普法宣传教育,针对不同的执法对象开展说理式执法。建立水行政执法典型案例解析发布制度,加大以案普法力度,以达到“查处一件、震慑一批、教育一片”的效果。大力推进水利普法基地建设,今年3月内蒙古水利法治文化宣传教育阵地顺利落成,设置水法律法规宣传长廊、法治广场,融入法条剖析、以案释法等,建设行业特色鲜明的水利普法阵地,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